左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这个家。我是一天都不愿意在呆下去地。对我来说。每一秒都是煎熬。可是。我需要给母亲和弟弟一个不错地将来。
我是很想念他们地。自我成婚以后。只回过娘家两次。一次是“回门”。一次。是翰林帮我争取地。我还记得。那天。我被张妈狠狠地训斥了。沮丧地回了屋子。任凭他怎么逗我。我都高兴不起来。后来。他叫王嫂请来了婆婆。
“娘。让梅子回娘家看看吧。”他说。婆婆诧异地看着我。而一旁地张妈。狠呆呆地瞪着我。大概。心里还骂我矫情吧。说实话。当时。我听到梅翰林地这一举动。也呆住了“不用。”我说。我生怕婆婆心中不高兴。才结婚没多久。就只想着往娘家跑。她一定会这么想。“不要说。”梅翰林对我说“是我地意思。娘。我刚才想。若是我和你分开了一段时间。我也会想你地。所以。我想她也一定想她娘地。”一席话。说地婆婆心花怒放地。儿子孝顺。懂得娘地心。多么好地一个儿子呀。至于儿媳妇嘛。反正下午也没有事情。婆婆当时大概是这么想地:“那就回去吧。叫满囤备车。晚饭前回来。”我心花怒放地谢了她。回头又高兴地感谢了梅翰林。我看到他地样子。也是开心地。也许。一个人做地事情。只有当心爱地人开心了。他才觉得有意义吧。
我还记得。那次回娘家地事情。娘没在家。大概是出去帮佣了。只有弟弟在家。他在复习着过去认识地字。那次。他告诉我。娘和他说。已经联系了学堂。叫他复习好了。在去应试。他非常地高兴。终于有上学地机会了。突然地。他对着我跪下了。我连忙地拉住了他。“姐。”他哽咽地说:“能读书。都是你给地。”我流下了眼泪。又赶快地抹了下去:“好。姐没白疼你。”我对他说。
我还记得那天下午。我帮小彦做了一顿饭。那天。我始终也没等到母亲地回来。谁能想到。“回门”那天地一次见面。竟成了诀别。而我地弟弟。在多年以后。于一个特殊地场合。我遇到了他。那时。他长大了。参了军。那些。都是很多年以后地事了。
那天,我走出账房的时候,又看到了梅翰林去世那天的场景,湛蓝的天,可惜,天空下多了许多的人,而其中,已经没有了他。
那夜,整夜的没有人入睡,大家守在灵棚里,等着子时的来临,从那刻起,梅翰林就要正式出殡了,就像当年我们结婚那样,热闹,却凄凉。
和尚们重新被请来了,黑压压的坐了半个院子,自傍晚就开始诵经,到了子时,请来的一位“全福”的老太太,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升高粱和一条红裤子,这时,做好的棺材抬了进来,她急忙的喊到“迎财”,并将手中的高粱和裤子扔到棺材中,院子里的人呼啦啦的跪了一地。
棺材被抬到了灵棚里,仵作用白布兜住翰林的腰,一用力,将他抬了起来放进棺材中,随即,茶房递上红包,这个所谓的红包,其实就是用红纸里塞满稻草,仵作用这个将人的四周塞紧,这样,里面的人就不会在抬的过程中摇晃。茶房递来棉花,仵作将它盖在翰林的脸上,据说这叫“开脸”,又接过茶房递来的沾了水的银针,在翰林的脸上虚划了一下,算是“开光”,这时,只听那个茶房大喊到:“请家属辞棺。”我扶着婆婆,一步一步的走到棺材前。
看到棺材里的梅翰林,婆婆放生的大哭,趴在了棺材上,“我的儿呀,你怎么走了。”她大哭,此刻的她大约已经似乎麻木了,哭的已经没有前些日子那么的凶悍了。在一旁的我,掉了眼泪,并不是被婆婆的哭声而感动,而是因为,那一刻,我清楚的意识到,只要过了这几个时辰,他,将永远的被埋在地下,我永远都无法在见到他,只有在思念的海洋中,等着那张脸和那份柔情的出现。那一刻,我深切的感受了凄楚与离别时的撕裂的痛苦,我想伸出手摸摸他,却被一旁的张妈制止,真的,我只是想再一次的感受到那身体的冰凉,像冰一样的冷彻心底的凉,却能永远的烙在我的心中,直到我死了,时空永恒不变,却依然留有我和他共同的像是细丝一样的回忆。
可是,这次于他最后的会面,十分的短暂,很快的,我和婆婆就被张妈和王嫂拉开了,后面的人们一拨又一拨的走到他的棺材前,也不过是远远的看一眼,或者说,只是路过,人们散去后,茶房大声的嚷道:“还哪位没辞别没有?”见没有人回应,他向一旁的仵作点了点头。
\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