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神灯传说 (第1/2页)
吆五吆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据史书《新约公书》,新约前三百年,宁邦记载,天降陨石,横穿拓原大陆,所落之地成为一片湖泊,称内海。天降粉尘,犹如混沌初开,大陆之上,所见不到十尺,屋上土积三尺,作物牛羊死无数,连绵数月之久。
有宁邦商人,夜宿内海旁,做奇梦,梦之得一宝,为一黑色方石。商人得之,夜夜奇梦,如财神附体,赚的腰缠万贯。遂献于宁邦国主梁世,梁世夜无所感,以为欺诈,夺其财。五年间,商人假宝,再为宁邦富甲。
梁世卒,其子孟世再为主,再献,也无缘得。见其二次献,归其财物,以表忠心。竖二年,孟世得不治之症,卒。其弟昭世为主,三献。昭世夜夜生梦,甚喜,授重金,列土封臣。
昭世得宝,国力甚威。东征西扩,建万事基业。乐于此物夜有微光,遂镶于灯上,后称为神灯。其后几世即位,国力鼎盛,四海皆平。遂藏于国库中,再无任用。不知几朝几代,流落民间之手。”
罗林用心抄写着眼前的资料,这是一页焦黄的纸,应该是半个世纪以前的论述。如果是在以前,罗林会觉得这些都是骗小孩的神话故事,长这么大自己从没有在历史教材上见过,也没有从任何官方那里得到证实。不过自己的父亲却对这些深有研究,才让自己相信几分。神灯早已在世人的眼中消失不见了,而关于它的故事,却只是和人物的记载中流传几句,或者是在一些民间有些流传。
尽管自己手抄麻了,罗林还是用心的在纸上工整的写着,父亲经常夸罗林虽然惹事是一把手,但是干起活却从不马虎。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非要自己来抄写,而不是让其他人来代写。“父亲在太院任学士,难道就不可以找几个学生帮忙呢,”罗林抱怨的说道。他可不信父亲会因为自己的字写到好,就让自己来抄写。
外面的天气本适合出去游玩打猎,自从自己从太院毕业后,就很少和那些死党一起游玩了。本来打算今天去找大勇打猎,听说他又买了几把好的猎枪。可天不遂人愿,父亲把自己留下来抄写资料。无奈只能先把这些资料抄写完了,才能去找大勇玩。他挥笔即墨,看着下面的内容抄了起来:
“新约前八年,太世攻破龙湖口,率兵长驱直入,杀到了宁邦城下。看到眼前宏伟的宁邦城,赞不绝口。这个城堡是以半圆的形状修建在河边的,在直的一面凭借希尔河的湍急作为屏障。而在曲的一面,则有大大小小的圆柱塔作为瞭望塔,有里有外,互为掎角之势。而在城内部,则是一个半圆作为内城,里面居住的是王公大臣,内城的里面还有一个半圆修建的是王宫。
太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雄伟的城堡,围城数月,久攻不下。经过打听才知,这是宁邦世主受神灯指示修建的,城墙刚硬无比。内有大仓,可屯三年食粮。太世以为无力攻破,打算班师回朝。
幸亏有一个叫于光庙的商人,将神灯献给太世。太世十分高兴,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,于是太世请求于光庙帮助破城。于光庙凭借神灯的指示,发明了炸药,炸开了城墙。还用磷粉作为**,攻击城上的士兵,太世因此轻而易举的攻入了宁邦城。”
后面的资料像是父亲手写的,他认得父亲的笔迹。罗林发现内容和自己认知有些出入,倒是和民间的传说很像。自己也经常缠着母亲讲这些传说,对于每个孩子来说,这些最让他们感兴趣了,夸张的手法能让故事更加吸引人。
传说中的太世是拿着宝剑,骑着黑色俊马,身披黑色的战甲,伫立在宁邦城下。手里举着神灯,引出几道惊雷闪电,劈开了城堡,大军才得以进入。城内军民以为是战神转世,纷纷跪地投降。罗林依稀的记着,在正史当中。统世军在太世的指挥下,经过数月围战,才攻克了城堡。神灯只是其中的宝物罢了。
而看着父亲的整理的资料,罗林脸上挂满了惊讶,他不敢相信在旭甸还没有建国的时候,就已经有了火药。难道这两百多年里科学都没有发展吗?他不禁问着自己,开始怀疑着这些东西的真假。
如果是别人找来的资料,罗林自然不会相信。但是这些都是自己的父亲找来的,在旭甸历史方面,父亲的著作在整个考古界都是很有权威的。他翻过一页,想从其他地方找到一些线索,接下来他看到的东西,比打猎更能吸引他。
新的一页里,罗林看到了一幅关于宁邦城的画,那是用最新的油墨画出的。可能是父亲委托别人给他画的,在油画里的宁邦城宏伟富而又磅礴。但吸引罗林的不是它的威严和气魄,而是一种美,一种几何的美。
整个宁邦城构架,都是建在一个个几何图形上的。这是一幅宁邦的俯视图,城被分为三块,由高大威严的城墙隔开,分别是王宫、内城、外城,和描述的一样。城内的构架都是以圆为基础的,包括王宫、内城、和大大小小的哨塔。就连进入内城的阶梯都是呈半圆螺旋状,罗林不知道设计这个城的人,对数学是有多么的狂热追求。
人们往往是这样,总会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事,而忘记自己的工作,罗林开始对这些资料感兴趣了,迫切的想看看神灯在后面又建立了什么旷世工程。也许他早就把打猎的事忘在了后面,毕竟这些工程更能吸引他:
“新约八年,旭甸国发生了天灾。太世心痛百姓,求问于光庙,宁邦世主是怎么解决的。于光庙对太世说,宁邦世主都是自己享乐,不管老百姓死活。太世反省自己的过错,将神灯用于治国之道,拜师于光庙。废除古制,实行新制。
太世依靠神灯,国家从此越来越富强,但又十分的担忧。恐怕自己百年过后,自己的后人只会像宁邦世主那样,不拿神灯造福百姓,而是自己享乐。况且自己还没有子嗣,唯一的侄子还算是一位明主,但也难免后世之人重蹈宁邦灭国悲剧。
于光庙凭借神灯的指示,劝谏太世,要把世位禅让给贤能之人。这样代代贤能,可以避免宁邦亡国那样的厄运。太世以为有道理,和自己的群臣商议。按照自己的手掌,打造了一双金手,断掉所有的金指,分发给那些有功有得之人。太世异于常人,有十二根指头,所以共有十二金指。
太世建立了军廷会议,和群臣共同治理国家。金指成了旭甸国的权力的象征,所有参加军廷会议的人必须携带金指参加,传给下一任时,必须传给那些对旭甸有功德的人,而世主必须通过军廷会议决定才能任免。他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权力分治的法纪,并且开始全国推行,称为《太世班纪》。
从此旭甸国被分为宁盟、南盟、东盟、西盟四个邦国。由历任世主掌握军事权力和军廷会议。太世死后,众人遵照法纪,传位给了建国有首功的析梁将军,名为励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