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泊者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我说道:我们今天晚上住长安好了,吃完饭以后我们就动身,青州是个美丽的城市,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,将来再来好好游览一下。说话间,我叫过来店小二,把帐结清。
我们从酒肆走出来,沿着寺前大街,向城外走去,春天到了,路旁那粗壮的樱花树生出了雪一样的花儿,娇嫩娇嫩的,挂满了一树。每当这个时节,整个青州便成了樱花的海洋。
青州的樱花,是一大特色,关中地区很少有樱花树。
路旁商贾云集,商店很多,看得出来青州百姓生活很富足,这也是武德年间,整个山东道,平定反叛,战争结束后恢复的繁荣景象。
武德四年设置青州总管府,管辖青州、潍州、登州、牟州、莒州、密州、莱州、乘州共八州。鉴于青州军事地位重要,朝廷为了加强边防力量,授予都督“带使持节”,即受皇帝委托带兵打仗,唐朝称节度使。
看起来,如果攻打高句丽,海路在山东道集结,由青州出发一则水路路程最短,二则粮草供给也相对容易些。
我们走到一个樱花树林的中间,看看左静无人,我和巧儿妹妹说,我们走吧,于是我们腾空飞起,向长安进发。
一会儿就到了河南道的兖州,从天上看去,也是一片繁荣景象,然后,飞汴州、虢州、孟州、河南府府衙门所在地河南开封,沿途都是歌舞升平,没有战争景象,老百姓生活富裕,飞过河南道以后,就进入了河南洛阳,唐朝的东都。
这里我们说一下唐朝的东都洛阳,贞观年间,唐朝的国都是长安,唐朝的东都是洛阳,虽然隋朝只是在历史上出现了30多年,但不管是隋文帝,还是隋炀帝,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,尤其是隋炀帝,虽然有很多重大的错误,但在都城建造上,以及大运河的整理修缮上,都给中国后期的历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,是一个伟大的皇帝。就拿东都洛阳来说,由于隋朝早期的首都长安,人口众多,污染严重,饮水问题很难解决,老百姓喝的都是阴沟臭水,污水排放也根本处理不了。所以,隋炀帝决定迁都。不过隋炀帝迁都有瘾,晚年又迁都建康,也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。
迁都的另一个原因是,隋炀帝想迁到一个可以作为中原核心,西控突厥、东抚齐鲁、北定辽东、南接淮扬的地方,可以显示大隋天下独尊地位的地方,控以三河,固以四塞,水陆通达,贡赋便利的地方,这个地方从中国当时的环境上讲,那就只有洛阳城了。
隋炀帝当了皇上以后,第一件事情做的就是迁都洛阳,最可贵的是,洛阳的主城区,竟然只用了九个月就完成建设,建设了隋唐时代面积最大的宫殿群——洛阳宫,和中国历史上最高大的宫殿建筑——万象神宫。
经过隋炀帝十年的经营和疯狂的建造,以及当时中国国内最好的建筑建筑学家宇文恺设计和用心,完成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最大奇迹。
这里应该说一下说一下宇文恺,这是一个几千年来少有的建筑天才。
隋朝的工部尚书宇文恺,他的祖先是鲜卑族,西魏以来汉化。父亲宇文贵,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,仕周,位至大司徒。次兄宇文忻,周、隋时名将,隋时官至右领军大将军。宇文恺为武将世家,父兄皆以弓马显名,他独好学习,擅长工艺,尤善建筑。
他曾经建造活动的大帐,支好帐篷,帐下可以容纳数千人。又造观风行殿,殿上可以容纳侍卫数百人,行殿下装轮轴,可以迅速拆卸和拼合。
他曾建议按古制建筑明堂,“下为方堂,堂有五室,上为圆观,观有四门”,并曾用木料制作了模型。虽然没有兴建,却表现了他的巧思和学识的渊博。
隋代著名工程,他多有参预,由于有伟大的建筑学家宇文恺的参预,又有隋炀帝的好大喜功,虽然令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,造就了一个历史奇迹。
虽然,过大的百姓负担,最后导致了国家灭亡,却造就了历史上最大的两座名城,也给贞观盛世,唐代能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打下了基础。东都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、经济中心,同时也是东南通江都、太湖、浙江,东北通山东、涿郡,西通关中长安的大运河交通中心。
我和巧儿妹妹继续飞行,飞过关内道的邪州、凤翔府、华州、京兆府后,到达京师长安,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,百万人口的大城市。有三个建筑群:位于北部正中的是宫城,为皇帝和皇族所居;宫城南面是皇城,面积比宫城略大,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;宫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,为居民区和商业区。
皇宫的宫城位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,“东西四里(不含掖庭宫),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,崇三丈五尺”高,城内有墙把宫城分隔成三部分。中部是大兴宫,由大兴殿等数十座殿台楼阁组成,是皇帝起居、听政的场所。东部为东宫,专供太子居住和办理政务。西部为掖庭宫,是安置宫女学习技艺的地方。
皇城在宫城南面,由一条横街与宫城相隔,“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,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”,皇城是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。而长安城内,有“城中南北七街,东西五街。左宗庙,右社稷。百僚廨署列于其间,凡省六,寺九,台一,监四,卫十有八。东宫官属,凡府一,坊三,寺三,率府十”。
郭城环绕着皇宫和皇城而建,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,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,周六十七里,其崇一丈八尺高,全城由南北向大街十一条,东西向大街十四条,划分为一百零八个里坊和两个商市,形成棋盘型的布局特征。
城中的街道都很宽。通向城门的街道之宽度都在百步以上;最宽的是界于宫城和皇城之间的横街,宽达250 步以上;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主干道朱雀大街宽150 步;不通城门的街道宽70步;最窄的是四周沿城墙内侧的顺城街,宽30步。
里坊都筑有坊墙,坊中也有街道。大的里坊四面开四个坊门,中辟十字街;小的里坊开东西二门,有一条横街。这些纵横相交的街道形成一个交通网络,井然有序。各大街的两侧都开有排水沟,街道两旁植以榆、槐为主的行道树,株行距整齐划一,使道路成为宽广笔直的林荫大道,为城市增添了风采。
作者本人喜欢建筑,亦喜欢陶瓷。本书的作者,曾参予了普陀禅寺的建设,以及南海紫竹院的建设,以及牌楼的建筑等等,这些建筑都是仿唐代建筑的风格。而在以前的30多年的工作经历里,也主持了一些国家著名的建筑与工程,故对建筑描述较多,所以在本小说中,有关建筑、陶瓷的描述比较繁琐,如不喜欢看者,请略过此节。
我和巧儿妹妹在长安城外落地,夫妻二人变成书生,悠闲阔步地向东城门——春明门走去,城门口的人流不少,基本没有什么检查,我们走进去,不一会儿就到了东市。
东市和西市一样,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。两个市场各自占据两坊土地,四周有墙,每面墙都有两个门,两两相对的市门之间,有街道直通。大街的旁边,有众多曲巷。街巷互相通连,往来非常便利。
向两边望去,看这些牌匾,有些牌匾写着靖恭坊毡业、崇仁坊乐器业、永崇坊茶肆、辅兴坊胡饼店、颁政坊馄饨等等,货物齐全,市场非常的繁荣,大街宽阔,如同广场。
我打听路人,刑部尚书兼任检校中书令李药师的官邸,路人告诉我,从东市向西,快到朱雀大街的路口就是,离东市很近。
我夫妻二人出东市向西,快到朱雀大街的时候,看到一座建筑,上面牌匾上写着刑部尚书李府,我向门卫打听,知道是李药师的官邸。
我们又向朱雀大街走去,在路口上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客栈,进去问店小二,有最好的客房吗?来一间。
我们随着店小二走进这个天字第一号房间,是里外两两个套间,干净整洁,一会儿的功夫,店小二打来热水,我们洗漱过后,我问店小二,有笔墨吗?店小二说有,我马上取来。
我夫妻二人坐在坐垫上,正在喝茶,店小二拿来笔墨,我说道:等一下,我在茶桌上写道:“药师兄,我夫妻后发先至,已到客栈居住,望你回来相见,愚夫妇在此恭候。王冷玉,金巧儿”。
我在桌上把它折叠好,交给店小二说:“送到李药师的官邸,刑部尚书李府。顺便问一下,附近最好的酒肆在哪?”店小二说道:“出门向西不远,靠近朱雀大街的北端,就是一长安很著名的酒肆——胡姬酒肆,这家酒肆是胡人开的,酒肆的酒保,也全是女的,而且都是西域的女子,被称为“胡姬”。
那里的烤全羊长安有名。我们的客栈的客人常到哪儿去。”
店小二接过我给他的十个钱,说道:“爷,书信我马上送到李尚书府,请爷放心,天不早了,我给您领路去胡姬酒肆,好吗?”我说道,:“不用了,把信送到就可以了。”
从武德年到今,也有十年的光景了,虽然内战不断,旱灾、蝗灾频频发生,但长安的繁荣景象还是有的。
胡人是那个时代生意做得是最好的,因为,我朝最看低商人,士、农、工、商,商人最为下贱,所以,商业发展不快。胡人他们在长安开了很多商铺,也同时经营酒肆,有诗为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