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李清照:错看男人,寂死江南2 (第1/1页)
高松元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公元1127年,北方女真族(金)攻破了汴京,徽宗、钦宗父子被俘,高宗南逃。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。
飘流异地,,给李清照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。逃亡半路上赵明诚接到去浙江上任的命令,因为局面混乱,赵明诚决定独自去。李清照在船上看老公上了岸,忽然感觉不对头,就朝岸上大喊:“要是这里乱起来了怎么办?”赵明诚一下想到了他收藏的十五车的金石字画,表现出了葛朗台的劲头:“那就跟着大伙逃。如果情况紧急,先扔锅碗瓢盆,然后扔衣物被褥,接着是书籍字画,最后扔古玩。那些祭祀祖宗的器物,你一定要背着抱着,人在东西在,别忘了啊!”
李清照在回忆这一幕时写道“葛衣岸巾,精神如虎,目光烂烂射人,望舟中告别。余意甚恶。”赵明诚有官当了,官瘾上来,“精神如虎“,不但不管妻子的死活,而且还要让妻子兵荒马乱带着15箱的文物,甚至吩咐她要与这些文物共存亡,让人心寒,李清照不“余意甚恶”才怪。
可赵明诚如果好好当官也就算了,偏偏接下来发生了“缒城逃跑”的丑剧,在一次城中叛乱中,作为建康知府的赵明诚居然缒城逃跑,最终被罢官。
紧接着,赵明诚途中中暑生病,接到丈夫病危的通知,李清照“遂解舟下,一日夜行三百里”,赵明诚此时已经病入膏肓。“余悲泣,仓皇不忍问后事。八月十八日,遂不起,取笔作诗,绝笔而终,殊无分香卖履之意。葬毕,余无所之。”——李清照的怨恨可想而知,丈夫都要死了,临终并没有对家产和藏品进行任何安排,而是有闲工夫在那作绝命诗,似乎暗示李清照,李清照在,藏品在;李清照亡,藏品亡。相懦以沫的娇妻,不如那一箱箱的劳什子。
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。从这些小事中,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赵明诚的失望,尽管现在看来,那是时代的悲剧,但时代不可改变,人心却可互相温暖。也许是受到乱世和感情的刺激,后人有人考证,李清照渐渐地热爱打麻将,并且爱喝酒,而且喝得全是像伏特加这样的烈性酒。
李清照还特地写了一本赌博指南,在这本书中,一开始就教训人说: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?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,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,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所谓“博者无他,争先术耳,故专者能之”也。随后,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20多种赌博游戏方式。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赌博游戏中,有的她嫌太鄙俗;有的她嫌只凭运气,显示不出智慧;有的她嫌太难,会玩的人太少,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——瞧瞧,李清照俨然是个“赌博专家”。那李清照喜欢玩什么呢?据她自己说,是“打马”。有人考证出,“打马”就是麻将的前身。丈夫死后,通宵打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。
李清照还爱喝烈酒,常常醉得不省人事,她写过这么一句词“险韵诗成,扶头酒醒”。“扶头酒”并不是一种酒的名字,而是指酒性很烈,让人容易喝醉的酒。李清照自己酒量不咋的,还非要逞能喝烈性酒。这一喝,就常常不省人事,睡一宿还醒不了酒。李清照不是有句很有名的词嘛,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”,就是说昨天刮了一晚的狂风,下了一晚的暴雨,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晚,一觉醒来,昨天喝的酒还没醒呢。
(三)
在这样的堕落和悲苦中,李清照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出现了,不过这个男人的出现,充分证明了李清照的眼光越来越有问题。
在李清照孤寂之时,张汝舟(一作张汝州)为骗取李清照钱财,趁虚而入,对李清照百般示好。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,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。
现在细加考究,其原因应属两方面的。先说军中小吏张汝舟。他之所以那么主动积极、千方百计、软硬皆施地要把李清照骗婚到手,
心里怀着两个鬼胎:一是,倾慕李清照名门之后,才貌出众,一代词宗,“文章落纸,人争传之”,名闻朝野,一心想娶到她,抬高自己的身价,以求仕途飞黄腾达;二是,贪图李清照手里由赵明诚遗下的大宗文物,价值连城,一心想只要娶了李清照,就可霸占她手中的珍贵文物,一步登天,成为巨富,就可以买高官,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再说李清照。她之所以轻易上当受骗,晚年病中再嫁“匪人”,其原因有二:一是,自丈夫赵明诚染疾暴亡,前后三年时间,一个独身女子,年近半百,重病缠身,孤苦伶仃,精神上需要有人关怀,要有家庭的温暖;生活上也需要有人体贴照顾,安度晚年;二是,三年来拖着重病的身子,颠沛流离,四处逃亡,吃尽苦头,亡夫遗下这么多珍贵的文物,在兵荒马乱中丢失了许多,使她雪上加霜。这时,她是多么希望能有个依靠,能有个人保护年老多病的自己,也能保护亡夫遗下的珍贵文物,不负亡夫生前的重托。加上张汝舟花言巧语,李清照像所有高知女性一样,头脑一热,自以为萌发第二春,就非常愚蠢地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嫁了。
婚后,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,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。其实,李清照和赵明诚收藏的那些宝物,经过四次流散,基本就光了。第一次流散在建炎年间(1127),二人仓皇南下,载书十五车,其余的都留在青州乡间。金兵攻陷青州后,一把火全烧成了灰烬;第二次是赵明诚死后,李清照把不少藏品暂时寄放在洪州(今南昌)赵明诚的妹婿处,结果这年冬月,金兵攻陷洪州,“所谓连舻渡江之书,又散为云烟矣”;第三次流散也比较倒霉,当初赵明诚病重的时候,有个朋友带着一个玉壶来看望,后来不知怎么外头就传说,赵明诚夫妇向金国献玉壶要当汉奸。李清照这下吓得不轻,就想把手头的文物捐给朝廷表明心迹。李清照献出的古董政府没拿到,却全落到了一个借机大发国难财的将军手上;第四次,是在会稽,住在钟氏家中,当时李清照身边只剩下五六箱书画砚墨,被邻居夜里掘开墙壁偷走了五箱,从此她和赵明诚穷尽一生搜集的这些东东基本上流散殆尽。
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,气急败坏的张汝州居然隔三岔五地就给我们的女词人来点家庭暴力,“日加殴击”。这时候的李清照决定鱼死网破,她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和作假,便状告张汝州,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妻子告发丈夫,即使印证丈夫有罪,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。李清照入狱后,由于熟人帮忙,入狱九天便被释放,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。
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“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”,在“寻寻觅觅、冷冷清清”的晚年,她殚精竭虑,编撰《金石录》,虽然编辑过程中想到赵明诚这厮对她的种种不好,但毕竟两人也曾琴瑟和谐过,而且赵明诚要比张汝州好百倍。
多年的背井离乡,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,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,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。她无依无靠,呼告无门,贫困忧苦,流徙飘泊,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。死亡日期和具体地点,竟然湮灭无闻,一代才女如此结局,令人喟叹。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