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非虞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老人家,老人家,”篱落朝院内呼唤着,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奶奶慢悠悠地看过来,一双浑浊的眼珠吃力地望向篱落。
篱落兴奋地招手,“老奶奶,我们是路过的,天色晚了,我们想借宿一晚。”
老奶奶移着步子走了过来,声音苍老、干燥,就像已经完全失了水的海绵。
“哦,进来吧。”她皱巴巴的双手打开陈旧的栅栏,嘴里不断重复着,“进来吧,进来吧。”
“谢谢奶奶,”篱落朝朱棣看了看,“进去吧。”
“嗯。”朱棣应道,朝那老奶奶内敛地笑了笑,牵着马进去了。
随后一个稍微精神些的老头探了出来,大声地问,“你们是谁呀?”
“客人。”老奶奶回道。
“哦,”老爷爷打量着他们,虽然老了,但绅士风度不能忘,他一手背在腰后,一手往屋里伸,“两位请吧。”
进了屋,才发现从外面看来房子还看得过去,可里面却家徒四壁,一片凄凉。
“老人家,屋里就你们两?”朱棣问。
老头把刚煮好的一锅粥端过来,先给篱落盛了一碗。篱落端过还稀得如水一般的粥,心里很不是滋味,她下意识地看向朱棣,一张英俊的脸又若隐若现地覆上了阴霾。
“老奶奶,您先喝吧。”篱落把粥递给身边的老奶奶,又问,“你们的孩子呢?”
老奶奶埋头去吹那正烫的薄粥,似乎不曾听见一般,并不作回答。
这时一声哀叹想起,老头一屁股坐在矮凳上,干枯的眼睛里满是悲伤却挤不出半点眼泪。
“孩子都死在战场上了,就剩我们两这老不死的了。”老头说道。
朱棣怔住了,那些战士不顾身死,血染疆场的场景涌向心头,他的记忆已经被鲜血,尸体,哀求,哭嚎占据,而那些千千万万尸体中,这两位老人的孩子,像被抛弃的兵器,没有了意义。
“老人家,”朱棣走向那颤抖着双手去揉眼睛的老汉,“你家孩子叫什么名字。”
“大的叫李忠,小的叫李孝。”
“他们何时……”
“前几年,随燕王殿下攻打蒙古军时,死在大草原上了。”老汉说,“自打孩子没了,老太婆就变成这副模样,神智也不清楚了,我们老两口在这荒郊野外,靠着半亩地过活,但是人老了,种不动了。”
“对战死的士兵家属,是有抚恤金的。”篱落说,“你们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?”
“抚恤金哪能到我们老百姓手上?就算到了,也不过几个铜板,连颗红薯都买不起。”
篱落这才注意,在厨房的拐角,对着一小堆还沾着土的红薯,那应该就是他们用来过冬的食物了吧?
“岂有此理!”朱棣气愤地转过身,“谁这么大胆连烈士家属的钱也敢贪?”
“官员贪赃枉法本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事。”篱落暗暗扯了扯他的衣袖,让他冷静些。
“老人家,我这里有些银两,就当是今晚的住宿费了。”篱落从腰间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老汉。
谁知那老汉连忙推辞,“不可不可,两位驾临寒舍,是我们老两口的福分,怎么能要钱?”
“这本就是你们该得的,”朱棣说,“老人家拿着吧,是你的,一文也不会少。”
老汉看了看他们俩,又看了看正忙着喝粥的老伴儿,忍着泪跪了下来,“多谢二位恩人,多谢二位恩人。”
“快请起,快请起。”篱落连忙把他拉起来,“老人家,你坐好。”
她过去给老汉盛了一碗粥,“您喝点粥。”
老汉接过去,喝了两口,放下碗朝厨房走去。
他在灶台里捯饬好久,从还亮着火星的土灰里掏出两个烤红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