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、很有作为的李治 (第1/1页)
顾倾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唐高宗李治,大唐帝国的第三任皇帝,中国古代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丈夫。
他由父亲手中接过江山,经过三十四年的帝王生涯后,最后又把江山交给妻子手中。因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这两个重量级帝王的中间,李治多少显现的有些平庸。很多人都认为他很懦弱、平庸,甚至不解为什么李世民要将皇位传给李治,就连毛泽东评也说李世民是“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”。以至于江山易主,女皇出世,大唐江山险些覆灭。
其实,李世民并没有选错人,作为皇帝的李治无疑是优秀的。他聪慧勤政,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是很有作为的,并非影视剧中所描述的懦弱、昏聩形象。
晚年的李世民不听劝告,大兴土木、两征高句丽。军事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得不偿失。军费耗资巨额,民不聊生,以至于激化了阶级矛盾,结果引发农民起义。李治正式登基后立即下令:“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。”以缓解社会矛盾,平抚农民起义。并在李世民死后,就把太宗朝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,在执政方面比李世民还要勤勉。
李治统治期间,国家经济持续发展,全国人口数量从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的360万户,增加到永徽三年(652年)380万户。这足以说明当时百姓安居乐业,社会稳定。在面对执政后期的经济和财政危机时,也出台了一系列对应措施,虽未解决危机但却有力的遏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。
和四处征战的父亲李世民一样,李治也喜欢东征西讨。通过平定漠北、出征西域、出兵辽东,灭亡高句丽等多次对外用兵,也使得在高宗一朝,唐朝的疆域面积达到了极盛的地步。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这种胆量和作为的。
其次,在消灭元老大臣增强自身权力方面来看,李治也是高明的政治能手。
刚继位时的李治不过二十一岁,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是显然不足的,这就不得不重用那些元老大臣,可是当李治羽翼已丰的时候就觉得很多事情受到元老派的掣肘,不能趁己心意,便想除去这个绊脚石。
于是李治采取了一个改立皇后的举动,一则把武则天这个政治能手推了上来;二则成功制造了武则天和元老派的矛盾
李治之所以把武则天立为皇后,并不是因为爱情。“无情最是帝王家”,在最“无情”的“帝王家”里长大的李治能有多多情呢?李治更是看重了武则天的政治能力。其实李治心里清楚,以武则天的身份为皇后,肯定会引起元老们的反对。这样也就制造了外戚和重臣之间的矛盾,他要借外戚的手除掉这些元老们。打破士族势力的威胁,从而直接掌握政权。
谈李治总是绕不开武则天这个人,有人说武则天的得势是因为李治,这点没错。要是没有李治二度召武则天入宫的话,她可能会做一辈子尼姑,更谈不上以后的改朝称帝了。
李治委托政事于武则天,虽然心甘情愿,但也不是完全放任。更何况,他还常常会命令皇太子监国,代他处理国政,而不是完全地依赖武则天一个人。在高宗一朝三十四年的时间里,李治一直都是掌握帝国最终决定权的人,他的地位是谁都取代不了的。即使武则天很强势,在当时还拥有一定的权力,但对李治还是得听命的,她的权力还不足以对李家天下造成什么重大威胁。毕竟天下姓李,她的权力都是来源于李治。
至于李治为什么心甘情愿要给武则天权力呢?主要是两点。
一、要对付朝中元老派
后世受正统观念的影响,为了维护李治的形象就把诛杀大臣的罪名都怪罪到武则天的头上。其实褚遂良也好长孙无忌也罢,元老派大臣都是李治铁了心要除去的。这些人都是李治除掉的,或者说是李治借武则天之手除掉的。元老派大臣们自持经验丰富、德高望重,又仗有先皇遗命,时常有如长辈之姿教导李治。然而,没有人愿意受压制。毕竟这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两位是李世民临死时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,更何况,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亲舅舅。自己亲自动手有失偏颇,还会落下一个坏名声。
武则天一直是李治手中刀,在与元老派的斗争中,要是胜了自然最好。要是败了,无非把罪过都推到武则天身上,李治再除掉武则天顺便赢得元老派的支持。李治也是很腹黑的,腹黑的高明,以至于被人们低估。
二、李治身体欠佳,力不从心
到执政中后期,李治经常头晕目眩,影响处理政务。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。也正是因为李治的健康状况不佳,越来越多的事都得依仗武则天了。
自从李治死后,武则天的权力愈发膨胀。不但废立皇帝,还最终索性直接自己当皇帝。
李治是真的没有想到,他死时已经五十八岁的武则天会在七年后自立称帝。亏他还在死后下令“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,请天后处理决断。”也正是他低估武后野心的缘故,使得大唐江山一夜之间变成大周江山。
武则天是奇人,对亲生骨肉冷血无情毫无母性。母亲抢儿子的皇位这种事,中国历史上也就这么一回,世所罕见,这也怨不得李治糊涂。
李世民毕生励精图治,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,给儿子留下了一个殷实的家底。所以很多人认为李治只不过是一个坐享其成的“富二代”,依仗着父亲的原因才坐上这盛世之主的位子,从而忽视了他对这盛世所作出的贡献。
更是因为古代封建社会男权主义思想严重,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。所以人们对于一个被女人夺走江山的李治,总会有看不起的。这也形成了李治懦弱、惧内的妻奴形象。
这些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,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李治的真面目,不为固有观念所左右认知。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lewenwu.cc。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