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炒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书接上回。继续做梦。

今天请到的嘉宾,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,张良先生。

我问,您觉得,宋朝这些大文豪里,谁的作品含金量最高?

他说,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《岳阳楼记》好还是《赤壁赋》好?辩论多少年也不会有定论,萝卜白菜各有所爱。若是换个角度,问宋朝这些大文豪谁的粉丝最多?毫无争议,肯定是苏轼。苏轼的人气从出道到今天,只增不减,别说跟宋朝这些文人比,就是放眼整个中国文学史,他都是no.1,一直到今天,他的粉丝们依然年年给他过生日,名曰,寿苏会。2018年,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,苏轼的水墨画《枯木怪石图》以4.6亿港元霸气成交。

我问,他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多粉丝?

他说,古代文人形象多是扁平的,只有作品没有生活。而苏轼不一样,他是有血有肉的,是立体的,是有趣的。他是旅行家,是美食家,还是个碎嘴子,能当官,能种地,能唠嗑,干什么爱什么,永远是豁达的,率真的。我说我最喜欢范仲淹的那句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但在我看来,苏轼才是这句话的最佳践行者。

我问,苏轼是怎么出名的?

他说,一考成名。他老家是四川眉山的,他爹带着他和弟弟到首都开封来赶考,结果呢,苏轼一不小心中了个状元,而且他这个状元特别轰动,因为是个双黄蛋——弟弟也登榜五甲了。京城媒体争相报道,采访他们的爹,让谈谈育儿心得。记者问,您是怎么培养他们的?老头说,没怎么培养,就是我自己教的。记者问,您是做什么工作的?他说,我不工作,祖上有矿。因此,老苏和俩小苏都成了京城名人,并称为三苏。朝廷一看,这老头也挺有学问,别让回眉山老家了,也让他在朝中做事吧,一次录用了仨。老头叫苏洵,苏轼的弟弟叫苏辙,爷仨还同时入选了唐宋八大家,你说牛不牛?

我说,看来,基因强大。

他说,是的,苏家是四川眉山的大家族。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、苏涣都考中了进士。《三字经》里讲,苏老泉,二十七,始发愤,读书籍。苏老泉就是苏洵,大器晚成的榜样。

我问,当时是考什么内容?儒学背诵之类的?

他说,经过范仲淹的改革,科考不考死记硬背了,而是让你自由发挥,针对当时的时政写议论文,发表政治见解。苏轼初试写的是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,阐述了自己的仁政理想。主考官欧阳修一读,甚是惊叹,但是他想了想,举国范围内有这个水平的,只有他的门生曾巩,避嫌给了第二。拆卷一看,原来考生叫苏轼,复试直接给了第一。还是那句话,你要行,有人说你行,说你行的人要行。欧阳修捧人也是很卖力的,给朋友写信这么评价:读苏轼的文章,不禁让我汗颜;真痛快啊!我应当给苏轼让路,使他高出我一头。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,出人头地。

我问,给这个状元分配了什么工作?

他说,大理评事、签书凤翔府判官,实职相当于今天宝鸡市副市长,他是进士又是朝廷命官,这就是来刷基层履历镀金的。

我说,政坛和文坛的双料新星,前途无量。

他说,电视剧《征服》里,宋老虎对刘华强说,年轻人别太气盛。刘华强反问,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?此时的苏轼就是这个状态,谁也不服。在凤翔时,他有个顶头上司兼眉山老乡叫陈公弼,两人志趣不投,苏轼是潇洒倜傥恃才傲物,陈公弼是不苟言笑严于律己,苏轼写篇公文他要改的面目全非。苏轼心想,有眼不识泰山,皇帝都是我的粉丝,你懂个毛?有次,凤翔要盖个亭子,陈公弼让苏轼写篇文章,苏轼就写了《凌虚台记》,大致是说物有废兴,人世无常,历史的发展是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,意思是陈公弼你也别嘚瑟,风水会轮流转的。陈公弼呢,看懂了也没说啥,安排人照此内容刻了碑文……。晚年,苏轼回忆起这些往事,懊悔不已,写过这么一段话:“轼官于凤翔,实从公二年。方是时,年少气盛,愚不更事,屡与公争议,至形于颜色,已而悔之”。

我问,苏轼提拔的很快?

他说,正常速度吧。主要是在他仕途上升期,先是母亲没了,回老家守孝3年,然后父亲没了,又回老家守孝3年,等他再回到京城,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了。

我问,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什么态度?

他说,不反对,但是认为操之过急。小树是可以修剪的,老树修剪过多会死的。在改朝换代的窗口期,你推行什么新法都可以,也很容易推行下去。但是,在朝代稳定运转期,从政治到经济到意识形态全面大刀阔斧会起反作用的。平稳运转期只适合微调或单一调整,例如改革开放就是单一调整。

我问,所以苏轼站保守派?

他说,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,而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,你说他是哪一派?关键是苏轼不喜欢窝里斗,他只能申请离开京城,这样,你们派我去下面任职吧。先是去杭州干副市长,接着调任诸城(即古密州)市长,再调任徐州,从徐州又调任湖州。跟今天提拔路线差不多,先在大城市当副职,再去小地方当正职,再从小地方调到大地方。

我问,您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?

他说,王安石变法里的改革提议,都被后人实现和验证了,一句话,现在看大多是对的。但是放在宋朝,就过于前卫了。简单一点理解,就是你们村的村长找你,问怎么可以让村子变的更好?于是你写了几十条建议,大到河流治理小到个人卫生,你把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全部列为村风民约,要求必须落实到各家各户。你是对的吧?但是一执行,全乱了套,完全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,他们肯定不接受,最终农民又回归了那个农民。把你们村的村民跟上海汤臣一品的居民对换,用不了多久,你们村就成了欧洲小镇,汤臣一品的阳台上也养上了鸡鸭鹅。

我问,后人,谁最讨厌王安石?

他说,不用后人,当朝的司马光就恨死了王安石。后来司马光上台后,凡是王安石改革过的,不管是不是对的,不管有没有效果,一律反对,甚至连王安石收复的河西走廊都要主动放弃。近现代人里,最讨厌王安石的是林语堂,他是苏轼的超级铁粉,甚至在为偶像写的《苏东坡传》里给王安石开了专题批斗大会。

我问,王安石有没有铁粉?

他说,凡是能成为大人物的人,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,他不会是全黑,也不会是全白,而且一定是铁粉众多,爱的爱死,恨的恨死。梁启超就是王安石的铁粉,他认为王安石是真正的改革家。

我问,提拔到湖州市长时,苏轼多大了?

他说,四十多。这个时期,他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官场危机。古代不管去哪任官,都要像基督教徒吃饭前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粮食一样,要先写信感谢皇帝。苏轼去湖州就任时,给皇帝写了封《湖州谢表》。理论上,这属于规范的公文,你按部就班写就行了,可苏轼是谁?非要抖个机灵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”,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,说他包藏祸心,蔑视朝廷,于是被抓了,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

我问,坐了几年牢?

他说,一百多天。一是宋朝不杀士大夫,这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;二是王安石专门写信给皇帝,说咱不能杀才华横溢之人。释放后,贬到了黄州,也就是今天的黄冈,从此,他正式被称为苏东坡了。

我问,为什么叫苏东坡?

他说,苏轼被贬黄州后,生活拮据。他有个铁粉,叫马梦得,四处跑关系,给他借了官府50亩地种庄稼,这块地在黄冈东边,于是苏轼给起名东坡。这个东坡也不是随意起的。白居易在重庆任职时,曾经也在城东搞了这么一块地,用于种花,白居易给其命名东坡,苏轼自称东坡算是向偶像致敬。

我说,有铁粉,真好。

他说,这个铁粉追了他二三十年,以至于苏东坡专门为他写过一首诗。马梦得这一辈子,也值了。同期,还有个被贬到黄冈的官员叫张梦得,其实叫张怀民,字梦得,有印象不?

我说,太有印象了。《记承天寺夜游》,里面那句“怀民亦未寝”还登过网络热门话题,争论焦点是张怀民是真没睡着还是被喊醒的。我们语文老师是这么说的:在苏轼睡不着的时候,他的挚友张怀民也一样睡不着,他们心有灵犀。

他说,到底有没有睡着,已经成千古悬案了。

我说,我推测是这样的。

怀民:z~z~z~/

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+
np高辣疯狂被强

np高辣疯狂被强

雨夜带刀不带伞
【原创】《葛T的遭遇》本文根据某会所真人真事区一网友所发的疑似真实事件及葛X最近的各路新闻改变。
其他 连载 0万字
小鸟酱之布丁系列我是一只啾

小鸟酱之布丁系列我是一只啾

崛起的呱呱呱
肆意挥洒激情的游戏人生,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!
其他 连载 4万字
含含羞草激活码

含含羞草激活码

伟哥就是好
“娘亲,我想吃那边山上的山楂。“娘这就让你爹摘来”。木屋院子里,年轻人眯着眼躺在藤椅上微微笑道“江湖大,大不过那一树山楂”说完,一道白影掠起,朝那山去。不多会,院中多了一颗山楂树。小女孩摘下一粒山楂放进嘴里,高兴的跳了起来“我爱死爹爹了”(史上最轻仙侠小说,全文流畅阅读,感受心中江湖) </br>各位书友要是觉得《江湖之末代剑仙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江
其他 连载 36万字
青春娱乐视频

青春娱乐视频

冻感超人
杜程是一堵墙。身高五米,腰身二十米,比例标准,结构结实,每朝每代百年千年它都算是黄金地段的一堵墙。挺值钱的。身为一堵墙,风吹日晒雨淋大雪对它来说都不是事,它最害怕的还是眼前发生的场景。“沈大人,不、不要这样……”女子娇羞地往后退着,一直退到了墙上。在旁人眼里禁欲的男人俯下身,沙哑道“你是我的。”然后疯狂吻住那个挑动他心神的小女人。墙……我在这个年纪承受了自己不该承受的压力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经
其他 连载 20万字
韩国FULL直播

韩国FULL直播

烤糖
2月4日开。 文案截图1117 文案1 沈薇梨从小喜欢周燕焜,这是她的秘密。 周燕焜是周家玩世不恭的少爷,抽烟喝酒泡吧样样不落,每次都是沈薇梨来酒吧接他回家。 原因是沈薇梨的养母是周燕焜家的保姆,沈薇梨还比周燕焜大3岁,她是周燕焜的司机。 有人说沈薇梨是周少爷的“贴身丫鬟袭人”。 周燕焜对此话的回应是,一脚踹开酒桌,眼神骤冷“她是我姐,不是丫鬟。” 沈薇梨想,那就一辈子当他姐吧,死守住她喜欢周燕
其他 连载 10万字
纯奈佳苗2017作品番号

纯奈佳苗2017作品番号

高月
当金兵的铁蹄即将踏碎黄河坚冰,他走进了这个繁华如清明上河图的时代
其他 连载 173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