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.意料之中的第一和意料之外的宝贝 (第1/2页)
舒信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www.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宗颍退后两步,让出位置。秦安离走上前,拿起她刚刚放下的笔。
“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”
停笔,秦安离退后一步,接过宋科递过来的酒杯一口饮尽,然后笑笑:“献丑了!”
许文茂过来,念诗。
念完诗,场中寂静。而后,大噪。
宗颍站得近,能够看到那首诗是由狂草书就,一气呵成,气势磅礴。
秦安离作的第一首诗是直接吟诵出来的,所以大家并不知道他书法如何,可这首诗在场中传看一遍后,任谁也不得不说一句,这字,好!
众所周知,草书容易,也难。
写,容易。但写好了,难。
草书要兼顾形和意。写出来的,既要看得清内容,也要把那份不仅限于内容的情绪和气势表现出来,所以书者要狂、要自带情绪,但也不能忘乎所以,把字写得和鬼画符一样。
好的书法,一搭眼就能看到扑面而来的气势,这个时候的内容反而变成了陪衬,起到画龙点睛和升华主题的作用。
秦安离的这首诗就是这样。
字漂亮、连贯,情绪也表达得到位,狂放而不跋扈,得意而不忘形。
诗的内容也对得起这幅草字,爱酒的主题贯穿始终,看似说理,实则抒情,一口与神仙同饮的豪气,和酒中自有乾坤大道的可爱论断,都把“酒”写得既好又有深意。
如果说秦安离的第一首诗是看似写酒,实则拍沂风马屁,那么这第二首诗就是实实在在地写酒了。
没有多余的顾忌,天地之间,有我,有酒,我懂酒中趣,这就够了!
宋科扶着秦安离回到座位,就听上座的几位大儒挨个赞扬起来。
秦安离是最后一个作诗的,到这里,斗诗的创作部分就告一段落了。剩下的,就是大家的点评和比较了。
秦安离对输赢不感兴趣,他本身也不是要比什么,就是想借机传达点小信息罢了,所以干脆都不听上面那几个倚老卖老的家伙啰嗦。哪怕都是好话。
落座之后,秦安离就是喝酒。
至于喝酒之余,有没有偷偷看看宗家姑娘,就不得而知了……
很快,结果就出来了,首先是杜北和两位姑娘,因为作的是词不是诗,略逊一筹,先被刷下去了。当然,明眼人都看得出,二位姑娘是受了杜北的牵连,几位大儒为了选个合适的名目把杜北弄下去,不惜放弃了宗颍那首绝佳的《如梦令》。
看得出来,宗颍似乎略有遗憾,但仍是面色不变地接受了结果,回到了西席。
剩下三位,赵敬、宋科、秦安离,就有些难办了。
按大儒们的意思,秦安离的诗最为扣题,也最好,当为第一。
可赵敬和宋科,一个是贫寒士子,一个是城主爱子,眼下刚刚把身份最为尊贵的秦安离定了第一,若是让宋科夺了第二,怕被人说是攀附尊贵。
可论起诗词本身,大家谁不心知肚明,赵敬能走到这一步,都是看在刘大儒的面子上,人家宋科上来就点破了你们的小九九,不说文采,就说人品也是一流,若让他败给了赵敬,岂不是这帮文人都不要了脸了?
思来想去,竟然给出了个平分秋色的结果。
宋科知道后,脸色很难看。
和赵敬这样的人被视为水平相等,实在是一种对于他人格的侮辱。